China

创永佳,为客户提供改性材料方案


聚己二酰己二胺(尼龙66)的详细信息
发布时间:2020年7月15日

尼龙-66的基本信息
中文名称:聚己二酰己二胺
英文名称:NYLON 6/6
别名名称:聚己二酰己二胺 尼龙-66
物竞编号:12G5
分子式:C36H66N6O6X2
分子量:678.95
CAS号:32131-17-2
MDL号:MFCD0013399
尼龙-66的性质与稳定性
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。

尼龙-66机械强度较高,耐应力开裂性好,是耐磨性看好的尼龙材料。尼龙-66自润滑性优良,仅次于聚四氟乙烯和聚甲醛,耐热性也较好,热分解温度高于350℃,脆化温度-30℃。属自熄性材料,化学稳定性好,尤其是耐油性极佳,但易溶于苯酚、甲酸等极性溶剂。吸水性强,在大气中平衡吸水率为2.5%。尺寸稳定性差但成型加工性好,可用于注塑、挤出、吹塑、喷涂、浇铸成型,也适应于机械加工、焊接、粘接等成型工艺。加炭黑可提高尼龙-66的耐候性。

尼龙-66的物性数据
  1. 性状:乳白色至淡黄色半透明或不透明、不含机械杂质和表面水分的均匀颗粒。
  2. 密度(g/mL,25/4℃):1.47
  3. 熔点(oC):250-260
  4. 折射率:1.565
  5. 溶解性:可溶乙酸和酚类化合物
尼龙-66的计算化学数据
  1.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(XlogP):无可用
  2. 氢键供体数量:4
  3. 氢键受体数量:6
  4.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:10
  5.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(TPSA):127
  6. 重原子数量:18
  7. 表面电荷:0
  8. 复杂度:145
  9. 同位素原子数量:0
  10.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:0
  11.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:0
  12.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:0
  13.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:0
  14. 共价键单元数量:
尼龙-66的合成方法
  1. 单体己二酸和己二胺的合成

    苯酚法 苯酚加氢生成环己醇,再用硝酸氧化制成己二酸。己二酸氨化脱水生成己二腈,再加氢生成己二胺。

    环己烷氧化法 环己烷经空气氧化生成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混合物,再用硝酸氧化生成己二酸。用与苯酚法相同的方法制成己二胺。

    丁二烯法 丁二烯氯化生成二氯丁烯,经氰化生成二氰基丁烯,再加氢生成己二腈,己二腈氧化生成己二胺。

    丙烯腈电解法 丙烯腈电解还原二聚生成己二腈,再加氢生成己二胺。

    己二醇法 环己烷氧化生成环己醇和环己酮。经分离后,将环己醇脱氢制成环己酮,将它通过醋酸氧化生成己内酯,再氢化生成己二醇,己二醇经氨化生成己二胺。

  2. 缩聚

    将得到的己二酸与己二胺按等摩尔比在乙醇中于60℃下中和成尼龙66盐,再于280℃、1.76~1.96MPa压力下缩聚,得到尼龙66。也可以将等摩尔己二酸与己二胺在水中直接聚合得到尼龙66树脂。

尼龙-66的用途  
  1. 尼龙-66用于制造机械、汽车、化学与电器装置零件、耐磨、高强度制件,亦可制包装薄膜材料
  2. 尼龙-66用于配制溶剂型尼龙胶黏剂、尼龙热熔胶。工业上尼龙66广泛地用于制作各种机械、汽车、化工、电子和电气装置的零部件,特别适于高强度或耐磨制件,如各种齿轮、辊子、滑轮、辊轴、轴承、泵体中叶轮、风箱叶片、高压密封圈、阀座、垫片、衬套、各种壳体、工具手柄、支撑架、电缆包层、汽车灯罩等。在电子仪器设备、继电器等电气设备中制作零件、电梯导轨、建筑装饰用扶手等。在医疗器械、体育用品和日用品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,如棒球击球 棒、滑雪板等。也可制成薄膜与铝箔等形成覆合膜作食品包装,如软包装罐头、饮料等。
尼龙-66的危险性概述 
  • 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
  • 健康危害:对眼睛、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。
  • 环境危害:对环境有害。
  • 燃爆危险:可燃,其粉体与空气混合,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
尼龙-66的废弃处置
  • 废弃物性质:工业固体废物 废弃
  • 废弃处置方法:建议用焚烧法处置。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。
  • 废弃注意事项: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。
尼龙-66的运输注意事项

起运时包装要完整,装载应稳妥。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、不倒塌、不坠落、不损坏。尼龙-66严禁与氧化剂、食用化学品、等混装混运。运输途中应防曝晒、雨淋,防高温。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。

尼龙-66的法规信息 

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,对尼龙-66的安全使用、储存、运输、装卸、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:

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(2002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);

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(2001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);

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(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)。